君子兰的美篇

君子兰

<h1><font color="#ed2308"> 斛山知青五十周年再聚首</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1968年10月18号一2018年10月18号</font></h1><h1> 庆祝河南信阳光山县斛山知青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已经过去整整一年<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可仿佛就在昨天,很多往事挥之不去一直在大脑徘徊。我想用我的美篇记录下那些美好的时刻及难以忘怀的经历。</span></h1><h1><font color="#010101"><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1968年10月18号这一天有一批信阳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走出校门,响应国家号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们来到这片土地,从这以后先后又有光山县城、光山白雀镇、郑州市、省地调队和铁路五处共650余名初中高中毕业生来到这里,投笔从农,挥洒汗水,挥毫泼墨,用青春年华,奏响时代凯歌,写下魂牵梦绕的历史篇章。</font></h1> <h1>  欢庆农场建场五十周年虽然事隔一年,可耳边还经常响起纪念碑揭幕的鞭炮声,揭幕代表发言声和农友兄弟姐妹们热烈掌声。还有大家拥抱在一起那悲喜交加的场景都让我难以忘怀,农友们一张张笑脸时常浮现在脑海。因此也让我经常想起几位热情的农友,因为这次筹办场庆的建议是他们提议的,成立筹备小组人员是他们组织和建立的,筹备组人员各负其责,他们是倡导者,我们应感谢并记住他们。<br></h1><h1> 2015年5月份的某一天(我记不清具体时间),我接到胡志荣电话,她说:2018年10月18号是斛山农场建场50周年,几位农友一起商量探讨,要把建场五十周年办的热闹隆重。农友杨进光拿出了庆祝农场五十周年的具体方案,并邀请居住在郑州的十几位农友召开商讨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想把纪念建场五十周年办的精彩,并提议树立纪念碑,他的这一想法得到百分之九十到会农友的赞同和支持。最后决定成立临时筹备小组,考虑到方便联系,筹备组人员全部是居住在郑州的十几位农友,负责人胡志荣。都志愿为农场五十周年庆典贡献自己夕阳余热。筹备组人员多次集中在一起商量具体事情,检查筹备进展情况,布置落实下一步任务,筹备组人员多次亲临农场旧址考察和落实事情的进展情况……。在这里谢谢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h1><h1> </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一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筹备庆典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2016年10月份</font></h1><h1> 2016年10份刘应珍和李为州到斛山农场,特地邀请我们原斛山农场老书记陈金厚,老领导今年78岁。我们的好朋友魏宗湖,又联系到郑湾这几年负责统计绘制面积老队长万家绪,他老人家今年已83岁。找到这几位我们就了解到农场的实际面积和农田的面积及能够使用的耕地情况,还查清来农场的老农师傅的人数及姓名和目前状况。这是他们中午在一起就餐的照片。</h1><h1> </h1> <h1>  这天上午天还下着毛毛雨☔️,他们几位冒雨在农场考察,特别是我们的老书记和老队长,一位快80岁另一位83的年龄,还为我们的事操劳,让我们很受感动,谢谢您们三位关心、支持、帮助。🙏🙏🙏🙏🙏🙏</h1> <h1><i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17年5月2号</i></h1><h1><i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这一天我们一行8人来到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斛山农场1985年3月有外地移民移居进来,1995年7月划分归属郑湾大队管辖。很多场地变的我们有些不熟悉了,这次来农场考察,根据现场地形情况,要规划落实下一步计划任务。</h1><h1> 这些牛🐃🐂和我们很熟悉,好像当年在农场犁田的牛,看!它们很乖,让我们随意抚摸它,仿佛回到当年的情景。</h1> <h1>  我们到处走走看看寻找当年的影子,看看当年住过宿舍,找到了曾经排队打饭的窗口、洗菜的池塘、吃水的水井,下田插过秧的农田、这些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到处都留下我们足迹和记忆。👣👣👣👣👣</h1> <h1>  这些房子曾经是我们住过的宿舍,这里有我们的很多回忆和梦想,它经历过几十年的苍桑,现已是残垣断壁,好难过,好心伤。😭</h1><h1><br></h1><h1><br></h1> <h1><font color="#ed2308"><i><b> 2018年4月4号</b></i></font></h1><h1> 这天是信阳农友哥哥姐姐们在信阳聚会,我和志荣、应珍、都去参加了,下午快5点钟,志荣和我俩商量想回农场找地方领导,关于安放知青纪念石和有关五十周年庆典事宜,决定了就马上出发。</h1><h1> 天还未黑我们就赶到了光山县城,商量先住下第二天去农场,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下起雨来,北风加小雨真的很冷,早饭后我们就出发了,可车行驶一半路程雨越下越大,考虑到如果去农场也办不成事,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决定返程回光山县城,先去各个酒店看看住宿情况,就这样回光山县城去预订五十周庆典时所需住宿的房间,我们五位女士(志荣、刘应珍、邹复娥、李凤昇和我,复娥和凤昇专程来给我们当向导)一下午找遍了光山五六家酒店,能容纳二佰人左右的酒店也只有碧海云天和盛达酒店两家,盛达酒店内部设施要好些,但价稍稍高点,我们商量一下后定下盛达酒店,因为我们一大批哥哥姐姐们都快七十左右了,就住好些的吧,一下午住宿问题解决了,我们好高兴呀,准备明天去斛山农场啦。👏👏👏🎈🎈🎈</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 <h1>  第二天天气特别给力,睛空万里,蓝天白云,我们的心情特别好,今天在去农场前要找一位我们的贵人,昨天应珍已经联系上他了,刘应珍上次去农场就麻烦他办理一些事情。我和胡志荣不太熟悉他,而且从没有见过面,但是他和我们好几位农友是战友,和我们好多农友是好朋友,他就是魏宗湖。是斛山村前任支书,虽然说以前不认识也未见过面,但第一次见面并不陌生,一见如故,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他帮我们联系到斛山现任支书魏宗宽和郑湾支书陈有才(农场移民村现属郑湾管辖)。找到两位支书给我们减少很多麻烦,顺利办了不少事,他是大功臣👍👍!我们的知心朋友。</h1> <h1>  看!志荣把我们建场五十周年庆典规划正在和三位支书谈谈,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h1> <h1>  我们的规划和计划得到三位新老支书的赞扬,并同意全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并带我们到农场各处走走看看,并帮助推荐几处安放纪念碑的位置供参考。还让我们参观农场的桃园,介绍开发建设桃园的意义和带来经济收入的支柱,引导大家走上致富道路。我们互相添加微信,有事好方便联系。</h1> <h1>  当天下午有魏宗湖、志荣、复娥、应珍和我一起去看农场庆典时用的景观石,我们跑了好几个卖景观石的地方,都没有合适理想的景观石,最后我们来到白雀双轮河岀售景观石的地方(这是我们没有来之前,我委托家里亲属在斛山附近帮助找到的地点)。这里景观石大大小小真不少,经过我们精心挑选,终于看中了一块,拍照下来,带回去给筹备组人员看看征求意见。</h1> <h1><font color="#ed2308"><i> 2018年5月5号</i></font></h1><h1> 在郑州市的部分筹备组人员在一起交流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及商量下一步还有那些要准备的事情。在这以前和以后像这样筹备组人员在一起商量事情已有多次,大家在一起为五十周年庆典出谋献策。</h1><h1> 筹备组成立近三年来创建了斛山知青网,有了自己的网站就方便多了,上面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查找资料方便快捷。这要谢谢徐正田哥哥,为了维护网站每天他都在后台默默工作,每天农友们发的诗文和照片等他都很快分类放入网站,供大家日后好查看。还设立了斛山基金项目,庆典专辑出版……等等。很多农友积极参与都付出很多很多,在这里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者表示真诚的感谢!🙏🙏🙏🙏🙏🙏</h1> <h1><font color="#ed2308"><i> 2018年5月27号</i></font></h1><h1><font color="#ed2308"><i> 2018年10月3号</i></font></h1><h1> 2018年5月27号和10月3号先后两次有胡志荣、马建生、刘小全、我、从郑州出发,去农场要敲定几件事情。这几件事和后勤组、宣传组有关,看!马建生和刘小全二位出马了,因为马建生是后勤组组长,主要负责安排参加纪念活动人员的接待、食宿、报到登记和向上级县政府及乡政府备案等……,并在纪念活动之前,完成纪念石碑的购置安装工作。刘小全是宣传组的成员之一,他主要负责拍摄照片和录像工作,这次主要到现场目测和丈量200多农友合影留念的选址事宜,有了准确的地点,10.18那天集合就不会手忙脚乱,有秩序的进行。</h1> <h1>  中午大概1点左右我们的车进入光山县城,午饭后来到上次预订的光州盛达酒店,老同学邹复娥也来到这个酒店,我们几次回光山办事他们都来看望我们,为农场的事操心,复娥老同学谢谢!🙏🙏当酒店听明白我们的来意,他现在变卦了,不愿意把酒店的房间全部包给我们,只给六十个房间,他们的理由就是到时顾客不会全部退房,我们一再声明上次你们答应过保证住宿200人的房间,怎么说变就变,他们一直说没办法只给六十个房间。我们几个商量一下换酒店吧。😭</h1> <h1>  我们来到《碧海云天》大酒店,这个酒店在县城里条件还算不错的,比《光州盛达》酒店旧点。但他们答应愿意2018年10月17号这天晚上酒店房间全部包给我们,商量后就决定定下这个酒店,交了订金,签定了合同,白纸黑字想到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吧。可是到后来他们也和巜光州盛达酒店》一样变卦了,由于光山县城里只有这两家可容纳下200人左右的住宿房间,我们事前考虑农友住在一起好活动,见面和集中安排事情都方便。看来住在一起不可能了,只有分两个酒店住宿,经过商量决定,选择和巜碧海云天》最近的酒店吧,《司林商务宾馆》和《碧海云天酒店》只隔一条马路,为了人员联系方便,就选他了,巜司林商务宾馆》的条件要比巜碧海云天酒店》差些,最后决定筹备人员和白雀的农友住进《司林商务宾馆》,就这样安排分配了房间。事后筹备组人员和白雀农友交流一下住房感受,他们都说我们白雀人员是本地的,这样考虑是对的,我们能理解和应该支持。筹备组人员从内心感谢白雀农友们,谢谢白雀农友对筹备组工作的信任和帮助。</h1> <h1>  这两次我们来农场办事都是先找到魏宗湖,因为我们已经把宗湖当成我们当中的一员,他把我们事当成他自己的事来办,办任何事情都是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看!我们就直接来到斛山街上宗湖他家里,我们把这次来农场要办的事告诉宗湖,大家在一起商量着事情怎么办,一件件事先考虑周到,再落实到实际中去。</h1> <h1>  我们一起来到农场察看农场场地,到时会有大小车辆进来,看能否停下多少辆车,特别是大车需要拐弯时是否方便。那么多农友来农场需要解决喝水问题,上厕所问题,因为农场里还没有自来水,村民都是自己家里打的机井,200多人来农场要有人引导,下车后是先揭幕还是先照相,路线怎么走,斛山知青纪念碑安置在什么地方最好,准备几十面红旗是头天17号插上,还是18号那天一早来插上和插在什么地方最好,还要去斛山乡政府去备案等等……。很多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我们在农场山地一边转一边商量,沒有解决不了后问题,特别是魏宗湖他不愧是这里的老支书,他出了不少主意和想出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验证了好多办法是可行的。</h1><h1> 18号中午就餐问题,如果返回光山县城里吃饭会晚,用餐后再返回农场游玩时间有点紧张,大部分农友18号还要返回家去,所以就把18号中餐定在农场就餐,几十年过去了,农场食堂开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大家就再体验一次在食堂一起吃饭的感觉和地地道道地方菜的味道吧,看下图照片,宗湖打电话把做饭的厨师请到农场,我们当面谈吃饭的标准,卫生情况和费用高低等等……。(图片中这位厨师和我们实际做饭的厨师不是一个人,因为我们觉得他要的价钱有点高,后来又换了另一位厨师)。</h1><h3></h3> <h1>  看!正在对上次看中的景观纪念石,认真的观察,仔细的检查、慢慢欣赏,大家一至认为这块景观石安置在农场,是我们650多名下乡知识青年永恒纪念和永远的回忆。我们要认真负责的完成好这项任务,让农友们来到农场看见这块纪念石碑,就像看见我们斛山650多名农友兄弟姐妹们手拉手肩并肩,站在这里欢迎大家回到第二故乡,有回家的感觉才好。</h1><h1>👩‍👩‍👦👨‍👩‍👧‍👦👨‍👩‍👦‍👦👨‍👩‍👧‍👧👩‍👩‍👧👪👨‍👩‍👧👨‍👩‍👦‍👦👨‍👩‍👧‍👧👩‍👩‍👦👩‍👩‍👧👪👨‍👩‍👧👨‍👩‍👧‍👦</h1> <h1>  这次我们的摄影师刘小全还有一个特殊的选址任务,要寻找一处能容纳200人左右的场地,因为我们要照大合影留念,这个场景是很珍贵的,相隔五十年我们回到第二故乡,要在这里留下永恒的留念。 </h1><h1> 当时我们没有带几十米长的卷尺,就用志荣车上带的横幅,大概量一量200人需要站几排,一排可站多少人。最终找到了一面山坡,摄影师说: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型,后面的农友脚下就不用垫东西,前后的顺序也就好掌握了。刘摄影师胸有成竹说:这张农友兄弟姐妹们的合影留念照,一定要照好,不要留下一点遗憾,果不其然,这张200多人的合影留念照就在美篇中,请大家亲眼看看,那叫一个真棒哟。👍👍👍🙏🙏🙏</h1> <h1><i><font color="#ed2308"> 2018年9月7号 </font></i></h1><h1><font color="#010101" style=""> 眼看离我们农场建场五十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了,最后还要完成的几项任务,今天有胡志荣、刘应珍和我去农场给卖景观石的师傅送去要刻在纪念石正面的字和背后的碑文,最后确定安放纪念碑的地方。看!大家正在商量讨论斛山知青几个字怎样摆放好看,后面的碑文字体大小,是否能放下。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这个繁重的任务交给宗湖处理,因为他是内行,现在的纪念石大家都看见了,宗湖不负众望。</font></h1> <h1>  选择安放纪念碑地方,多选择几块地作预备用地,魏宗湖和我们几个站着这地方是农场原来仓库。另一张照片是老炊事班门前洗菜池塘,考虑过池塘山坡周围上可选址一处。这块种植棉花的地也是选址之一。也是最后确定安装了纪念碑的地方。</h1> <h1>  这次来到农场正是稻子成熟的季节,看金黄稻穗都向我们弯腰敬礼,芦苇长的高大挺拔,非常漂亮哦。我们经不住这美景诱惑,下稻田去和金黄稻穗亲热,去芦苇荡和芦苇比高低。</h1> <h1>  今天我们准备好资料, 去光山县政府备案。</h1> <h1><font color="#ed2308">   纪念碑安装</font></h1><h1> 这是我们巜斛山知靑》纪念碑吊装落成的好日子,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功臣魏宗湖,因为这尊纪念碑从开始购买、砍价、到现场监视刻字、吊装、安装、纪念碑制作底座、一直到全部落成,都是宗湖全程跟随,特别是找安装纪念碑的地方,真是费尽了口舌和心血,安装的位置是找好有几个,可到安装时候当地村民一开始不理解这纪念碑是干什么的,他们一直干扰就是不让安装,宗湖磨破嘴皮,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给村民讲明纪念碑的意义,直到天黑才算吊装安装好。宗湖:我们全体知青农友谢谢您!向您深深的敬礼!🙏🙏🙏🙏🙏🙏</h1><h3><br></h3><h3><br></h3> <h1>  这是巜斛山知青》纪念碑安装时录制的全过程,和大家分享惊险和喜悦。当时我们这边只有宗湖一人参加,因为郑州到斛山路程太远,一时无法赶到农场,现场只有宗湖一人在现场监督质量、遇到问题现场解决,纪念碑安装好已经晚上很晚(电话联系宗湖,晚上8点多才到家,还没有吃晚饭)。我们从激动到感动,我们用感恩的心再次向宗湖说声谢谢您!辛苦啦!🙏🙏🙏🙏🙏🙏</h1> <h1>  看!《斛山知青》纪念碑已经完美落成。陈有财支书带人把现场清理的非常干净平整,我们全体斛山知青在这里谢谢您三位新老三任村支书。🙏🙏🙏🙏🙏🙏 《斛山知青 》纪念碑能顺利建成,和三任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帮助及关心分不开的。特别是魏宗湖亲临现场监督指挥,为我们农场的事操尽心血,把我们农场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不是知青胜似知青,这就是和我们知青有缘分吧。宗湖我们筹备组全体成员在这里向您深深的鞠躬!因为有您的付出,给我们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谢谢您啦!🙏🙏🙏🙏🙏🙏</h1> <h1>  纪念碑落成我们还要记住王勋业老师,王勋业老师是1973年随郑州知青下乡到斛山农场代队干部(老师)。纪念碑上《斛山知青》四个大字是王勋业老师亲手提写。王老师多才多艺,王老师的字、画都非常漂亮!王老师的绘画、书法参加过各种展览,经常参加美术设计,题写匾额,书写会标,所著大小文章也常见报端,王老师还专业学习摄影,书画,任郑州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河面省影协理事,省摄影小说家协会理事等等……职务。去年还出版自己的书画诗集,书的名字《诗韵墨香》。这本书我看过,诗、画、文章让你流连忘返,看后增长知识,增长见识。在此特别感谢王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们斛山农场纪念碑书写《斛山知青》漂亮有力四个大字,我们全体知青向王老师敬礼!谢谢您王老师,辛苦啦!🙏🙏🙏🙏🙏🙏🌹🌹🌹🌹🌹🌹</h1> <h1>  经过几年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筹备组人员兵分两路,我们几位是2018年10月15号到达光山县城,还有一部分16号到光山县城,庆典前期还有一部分工作要做。因为17号有200多名报名参加庆典活动的农友们,全部要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到光山县城集合,吃住要安排适当,晚上还有农友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要布置舞台灯光等……。总之兵马未到粮草先行。15号出发人员有:胡志荣、马建生、万新成、刘应珍、饶知学。<br></h1><h1> 2018年10月16号上午,这天白雀老同学又是农友们要在光山县城新华宾馆聚餐,没有下乡的同学我们几十多年都没见面了,这次见面真是格外亲,说不完的知心话,聊不完的家乡事。今天还有一件喜事,就是郑州筹备组人员今天中午正好来到光山县和15号来光山筹备组人员汇合,我们白雀的同学们听说后真是很高兴,一定要邀请筹备组人员一起吃饭,看这场面热闹极了,农友兄弟姐妹们好久未见面了,就像多年未见面的亲人相见格外亲切。👻👻⛄️⛄️</h1><h3><br></h3><h3><br></h3><h1><br></h1> <h1><font color="#ed2308"> 2018年10月17号,</font></h1><h1> 筹备组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在酒店大厅接待前来报名的人员,另一组还有一项艰巨而又艰苦的任务要完成,就是要把28面红旗,插在纪念碑揭幕式活动现场周围,还要把几条横幅找到合适的位子挂起来。看!这几位农友干的多卖力哟,因为好久没有下雨了,地面特别坚硬,用锄头砸钢钎,砸了几锤,几乎纹丝不动,因为这山坡薄薄的土下面几乎全是碎石,要把钢钎插进去,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快到中午了,工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八面红旗全部插好了,插红旗的任务完成了,可他们的手可都磨出血泡了,但每个人心里乐滋滋😄,看见插在那里的红旗迎风飘扬,发出哗哗的响声,好像听见,农场等你们好久了,很想你们,农友们农场欢迎你们的到来!欢迎你们来到你们的第二故乡。👏👏👏🌹🌹🌹。</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 第二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庆典报名</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2018年10月17号</font></h1><h1> 斛山半世缘,农友一生情。今天分别几十年斛山农友兄弟姐妹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这里相见。有些农友因各种原因不能前往来参加五十周年庆典,但都用微信或电话来表示祝愿和祝福庆祝农场建场五十周年。</h1><h1> 我和刘应珍今天有一项特殊任务,接待前来报名参加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庆典的农友们。分配农友们居住房间的钥匙(志荣头天夜里在酒店给的房间布置图上,已经加班分配好了各地农友应住的酒店)。发放纪念光山县斛山青年队建队五十周年专辑《斛山知青再聚首》书一本,和印有斛山知青五十年庆的纪念帽子一顶。周和平和刘洁玲负责信阳市来的哥哥姐姐们的发放任务,我和刘应珍负责给其余各路农友们的发放任务。</h1><h1> 我们心情特别激动,这一刻我们等待很久很久,我们都准备好了,欢迎农友兄弟姐妹们的到来。欢迎您们!道声大家辛苦啦!👏👏👏🌹🌹🎈🎈🍭🍭🍡🍡</h1><h3></h3> <h1>  五十年岁月匆匆,半世纪再度相逢。农友们居住在全国各地,一早就有农友三三两两带着喜悦,高高兴兴前来报到,还有几天前就来光山县城,等待着这大喜日子的到来。大概上午9点多信阳的哥哥姐姐来了(他们乘坐两辆长途客运汽车),久别的农友在此相逢。</h1><h1> 五十年前,我们很年轻,今天我们再相逢,多少笑声里饱含风雨沧桑,农友祝福声里盛滿了生命追求和深刻理解,眼底被泪水打湿,多少农友的双鬓染上白霜。有些已互不认识,别人介绍说出名字,才唤醒年轻时的记忆。</h1><h1> 难忘的知青岁月,永远的知青情结。</h1><h1> 记忆之闸门洞开,知青生活难忘怀。</h1> <h1>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我们已经步入暮年,五十年漫长的洗礼,昔日风华正茂少男少女,如今饱经风霜花甲之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我们回来了,相聚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农友们相互拥抱、握手的场面感人至深,分别五十年后的今天,农友们第一次相聚,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热切期盼,今天我们相见、相聚。时光流逝,隔不断知青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h1><h3> </h3> <h1>  久违的农友兄弟姐妹们在此相聚,是缘,是情,激动的相互祝福!握手拥抱!留影纪念。</h1> <h1>  看!农友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像我们小时候过年一样高兴快乐,大家都忙着照相留影。📹🎥📷📸👯👫</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  </font>《碧海云天酒店》大厅被前来报名的农友挤的水泄不通,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时斛山乡政府党委书记金作银和斛山乡副乡长李默等几位领导亲自送来几大箱各种水果和瓜子,表示对我们这次参加农场庆典的农友兄弟姐妹们的慰问庆贺。广大农友们深受感动,谢谢斛山乡政府各位领导对我们大力支持和爱戴,您们的到来使我们这次场庆蓬荜生辉!您们对我们的关爱和支持终生难忘,铭刻在心。我们全体知青们谢谢各位领导们!!!🙏🙏🙏⛄️⛄️⛄️</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三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庆典文艺晚会</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2018年10月17号)</font></h1><h1> 斛山知青农场建场五十周年,从2015年5月成立临时筹备小组到2018年10月18号历经3年多,在这几年里我们的总协调人、总指挥胡志荣为农场的事费尽心思,操尽心血,看看人都憔悴许多。这下面是她准备的发言稿(开幕词),因当时音响效果不好,就没有发言,今天放在这里请农友们阅读,弥补上次发言。</h1><h1><font color="#ed2308"> 尊敬的与会领导、尊敬的各位农友、兄弟姐妹们:大家上午好!在这秋高气爽的喜庆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斛山青年农场建场五十周年的盛大聚会。首先,请允许我以这首词作为开场白:《水调歌头》五十风雨路,坎坷又彷徨。各方芸芸游子,再聚在农场。斛山寨上秋色,寄托不尽梦想,饱含着希望。酸甜苦辣咸,徘徊与忧伤。游子吟,激情昂。永奋斗,誓不言弃,苦难造就好儿郎。而今神州大地,吾辈再铸辉煌,人才布四方。诸君已努力,无愧少年狂。在大家的期待中,在喜庆收获的十月,我们相会在斛山农场。在此,我代表本次建场五十周年庆典联谊活动筹备组的全体成员,向与会的领导及农友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我作为本次活动其中的发起人与联络人,我很感激得到许多农友的热烈响应,感激各位领导的亲自光临。本次活动之所以能如期举办,也得益于老领导的支持和大部分农友的倾情投入。今天我们故地相聚,此情此景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那远处的山峰;那曲折泥泞的田埂小路;那袅袅炊烟的古老山庄;那一层层梯田,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希望与梦想,也见证了我们与之奋斗、自强不息、茁壮成长。忆当年,我们风华正茂,离开了学堂,离开了家庭,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战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苦的农耕,磨炼了我们的双肩,锤炼了我们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命运抗争的无穷力量。我们曾经相互厮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煤油灯下的苦读、会议室里的对唱、亲如兄弟姐妹的真诚的相互帮助。产生过爱情的火花,也产生过迷茫。我们曾办过报纸、也搞过科学试验、我们曾研究过哲学,侃侃而谈,对前途充满了无限希望。当然,正是这期望与忧伤更加激励我们发奋图强,拼命向前冲刺,激流勇闯。五十年的岁月,足以证明我们人生之路的艰难跋涉;五十年的岁月,足以证明我们是共和国的脊梁。虽饱经风霜,但告慰我们的是,值得!我们这代人为祖国作出的奉献,历史会留下不朽的一页,我们认了。回首五十年,恍惚就在昨天。五十年的农友情,历历在目。是特别的情感,是一种牵挂,一份回忆。这一切,永久的珍藏在我们的心房。那一串串汗珠凝结的友情,成了永久而甜蜜的回忆和难忘!每一个难忘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都洋溢当年青春的幻想。农友,就像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五十年后的相见,虽然看到了我们各自脸上布满沧桑岁月刻下的“五线谱”,却用心感受到了燃烧在每个人心中的,永远年轻的“童子之心”。今天故地重游,相聚,是一种机遇,是一种缘分。我们应该加倍珍惜。我们要将以往的友谊再续新的篇章;让情感的纽带,变成我们心灵能互通彼岸的桥梁。为了这难忘的情结,为了真情的延续,斛山农场的兄弟姐妹们应更加呵护、更加珍惜我们永恒的缘分。五十年后的农友聚会,使我们再次相逢。在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之分,没有地域界限,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农友,这一朴素的称谓,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完的喜悦;说不清的感觉;诉不完的忧愁。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桑田,那些笑和泪,那些美好时光的共同画面,也会永久的留在我们心中,不会改变。难忘的10·18,难忘的故地。难忘的再次相逢,将在我们的生命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铭记永远。贫乏的语言和枯竭的思维,使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我对农友们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之情!农友们,无情的岁月,催皱了我们曾经容光焕发的容颜;有限的银发,点缀着我们已经历经风霜的脸庞。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我们在互相思念。让我们乘这次聚会的东风,让友情之花缔结出幸福之果。最后,让一首七律《相会在斛山》作为结束语:《相会在斛山》金秋十月气高爽,四方游子回故乡。两鬓银白多故事,相逢喜泪醉吴刚。人生苦短无驿站,累累硕果已辉煌。莫道黄昏夕阳晚,童心不老再相望。谢谢大家。祝各位兄弟姐妹晚年健康幸福,笑对人生,笑口常开,快乐平安。</font></h1><h1> 下午5点30分文艺联欢会在总协调人胡志荣简单开幕词后正式开始。大家请仔细欣赏我们农友兄弟姐妹们自编、自导、自演,每一个节目都是精彩绝伦的。👏👏👏🤗:</h1> <h1><font color="#ed2308">   帅哥美女主持</font></h1><h1> 农友们都是六十多岁或有的已经奔七十的年龄,看看这四位农友能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比比高低,还要更胜一筹呢。</h1><h1> 他们是李全义、刘海花、周和平、侯宝莲。👍👍👍👍👍👍</h1> <h1><font color="#ed2308"> 《水兵舞》</font></h1><h1> 信阳的姐姐们跳的《水兵舞》个个英姿飒爽,那整齐的步伐和一致的动作真让我们惊叹不已,姐姐们那里像奔七十的年龄,好似才年芳十八。给姐姐们点赞!给姐姐们鼓掌!祝姐姐们永远年轻漂亮!青春永驻!!!👍👍👍👏👏👏🌹🌹🌹</h1> <h1><font color="#ed2308"> 《十二月报花名》</font></h1><h1> 这个节目是我们白雀下乡到斛山农场的农友、也都是老同学们一起演唱的,因为我们居住的比较分散,沒有机会再一起练习,所以唱着唱着有时歌词忘记,但大家反映说还可以,这和我们的韩导(韩敏)导演的好,刘应珍领唱的好,还有我们十几位老同学能刻苦努力学习😀🤭🤫,我们十几位同学分别居住在天津、郑州市、信阳市、光山县,我们的韩导用视频把我们大家召集一起练习,虽然说视频里练习效果没有大家面对面方便,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谢谢农友兄弟姐妹们对这个节目的鼓励和夸奖!如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会更加努力,唱的更好。😀😀😂</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 《你不来我不老》</font></h1><h1> 这节目也是白雀农友(老同学们)演出的,也是韩导导演的,看他们那优美的舞姿,高雅的姿态,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迷人的气息。老同学们你们的舞蹈可用“婀娜多姿”来形容,给人以美的熏陶,棒棒哒!给老同学们鼓掌点赞是必须滴哟。👏👏👏👍👍👍🌹🌹🌹👯👯</h1> <h1><font color="#ed2308"> 模特走秀</font></h1><h1> 斛山农场藏龙卧虎,四位美女帅哥上台一亮相顿时舞台熠熠生辉,看两位美女花容月貌,亭亭玉立。一身华丽的旗袍,手抱鹅绒扇走起模特猫步来,温温尔雅,气质出众。</h1><h1> 看!两位帅哥,高挑秀雅身材,英俊潇洒,真有绅士风度,四位的表演无与伦比,好像天生的模特料。为你们的精湛表演叫好!好!好!👏👏👏👏👏👏🌹🌹🌹🌹🌹</h1><h3></h3><h3></h3> <h1><font color="#ed2308"> 独舞 《九儿》</font></h1><h1> 建强的口哨吹的真好、悦耳动听、优美顺耳,听后让你乐而忘返。今天洁玲的红丝绸舞蹈又有建强的优美口哨伴奏那真是锦上添花。看!洁玲双手托着红丝绸,心随着曲调旋律,手随建强的口哨歌声的节奏舞动,手中的红丝绸带在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一会跳跃,一会儿转圈,舞姿轻灵,身轻似燕。优稚的舞姿,极尽妩媚。给人以美的熏陶,让人如痴如醉。好美!好喜欢!👏👏👏👍👍👍🌹🌹🌹</h1> <h1><font color="#ed2308"> 男女声独唱、女声小合唱、诗朗诵</font></h1><h1> 我们农场真是人才辈出,整台文艺汇演好似百花齐放,节目不同个个精彩绝伦。由于本人缺少文艺细胞,更没有文艺常识,就借用李全义哥哥的文章里面的发言内容来赞美几位的歌喉吧。</h1><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的歌唱家李树达,金喉铜嗓,艺术功力深厚,一曲巜回斛山》将晚会推向了高潮。</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冯雯的女生独唱深具专业水平,嗓音纯正,甜润,柔美深情。</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姬爱枝,吕玲两人的演唱,别具一格,两人载歌载舞,给人清新靓丽的江南女子印象,很有味道。</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洁玲轻歌曼舞,优雅可人,更有老强口哨助阵,相得益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新力的诗朗诵是那么深情。</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新城创作并参与演出的《三句半》风趣接地气。把光山的俗语,坊间俚语"扛二旦""好的玄:都用的洽到好处,让人忍俊不住,回味无穷……每一个节目都是那么精彩。</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全义哥哥谢谢您对《三句半》鼓励和夸奖,让我们四位感到很是惭愧,因为我们演砸了😄,新成创作的《三句半》内容丰富,本地方言用的恰到好处,我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一上舞台我们特别紧张,一慌张台词就容易忘,这里也有客观原因,我们接下《三句半》无法在一起排练,因为居住比较分散,邹复娥住在天津,陈良学住信阳,我和新成在郑州,四位各看各的台词,无法到一起练习,所以也就让各位农友们失望,但是农友们还是送上了热烈鼓掌,证明还是给大家带去了笑料,在这里谢谢各位农友兄弟姐妹们!谢谢你们的包容,谢谢您们支持鼓励!谢谢您们的掌声!🙏🙏🙏🙏🙏🙏🙏</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h3> <h1><font color="#ed2308">  信阳哥哥姐姐们还带来好几个节日</font></h1><h1> 有山东快书巜打针》。男生独唱《我们这一辈》。京剧清唱《梨花颂》。《太极工夫扇》。男女声对唱《爱在天地间》。扇子舞《八月桂花遍地开》等。</h1><h1><font color="#ed2308"> 铁四局五处的弟弟妹妹们还带来节目</font></h1><h1> 小合唱《毛主席话儿记心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社员都是向阳花》,豫剧清唱《我决心在农村干他一百年》,</h1><h1><font color="#ed2308"> 光山知青杨跃林演唱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母亲》</font></h1> <h1> 整台节目百花齐放,各有千秋,每个节目都给全场带来欢乐和欢笑,掌声、欢呼声不断,这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办的这么成功要感谢我们的总导演李长荣大哥,一年多来他为这台文艺汇演全盘指挥和协调,操劳费心。谢谢您长荣大哥!🙏🙏🙏🌹🌹🌹</h1> <h1><font color="#ed2308"> 大海航行靠舵手</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这首歌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王双印谱曲,李郁文填词创作。</font></h1><h1> 周恩来评价了这首歌曲,“这首歌写得好,曲调明快,歌词形象生动”。并提出“个别音符是否可用切分音”的建议。这首歌很快唱红全国,据统计,世界上曾有一百多个国家传唱。最初的歌名是《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后来改为《大海航行靠舵手》。</h1><h1> 居住在郑州的农友们为农场五十周年庆典献上《大海航行靠舵手》集体舞蹈,由我们的刘导(洁玲)导演,我们这一群农友们没有几个以前跳过舞的,但我们大家都积极报名参加,尽自己的一点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志愿为农场庆典添砖加瓦。抱一颗重在参与的心,积极用心的完成每一个动作。谢谢李长荣哥哥登上舞台为我们舞蹈摇旗呐喊,号召全体农友兄弟姐妹们与我们同唱一首歌,把这台晚会又一次推向高潮,在农友们的互动下,我们的心情澎湃,舞蹈跳的更用心带劲,谢谢农友兄弟姐妹们大力支持和鼓励,谢谢刘导费心手把手教一群不会舞蹈农友,跳出如此“高水平”舞蹈👯💃💃😀🤭🤫。谢谢农友兄弟姐妹们掌声哟!🙏🙏🙏🙏🙏🙏🌹🌹🌹🌹🌹🌹</h1> <h1><font color="#ed2308"> 献上舞蹈花絮</font></h1><h1> 这个舞蹈让一群当年想参军,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如愿以偿,让我们羡慕久违的军服,我们现在穿上了😂,圆了我们想穿军装的梦。</h1><h1> 看!我们的梦实现了,穿上军装的我们个个英姿飒爽精神抖擞,背上枪杆子我们也能上战场,为祖国大好河山能站岗放哨。🇨🇳🇨🇳🇨🇳🇨🇳🇨🇳🇨🇳✊✊✊✊✊✊</h1><h3></h3> <h1> </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四篇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庆典晚宴</font></h1><h1> 斛山农场五十周年庆典文艺汇演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谢幕,剧幕落下我们的总指挥胡志荣宣布庆典晚宴开始。</h1><h1> 大家激动心情还没平静下来,又围绕餐桌继续叙旧。尽管我们在农场生活时间有长有短,都有一份曾经是下乡知青的自豪和庆幸,在那酸甜苦辣咸的岁月里,我们同耕一方地,同吃一锅饭,结下了深厚农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因此今天相聚一起众望所归,情之所致。</h1><h3><br></h3><h3></h3> <h1>  农友情是一份真挚的情,一份难忘的情,五十年风霜雨雪,五十年花开花落,世事巨变,历经沧桑,不变的是农友那颗纯真质朴的心,永存心头的是农友情谊这份不老情怀,相处虽短,情谊绵长。👻👻👻</h1> <h1>  五十周年的今天,我们又相聚一起,让我们为今天相会欢呼吧,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言又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以更加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吧。在未来的岁月里,愿我们的友谊长存!晚年的夕阳更加艳丽!⛄️⛄️👫👫👭👭</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五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第二故乡我们回来了</font></h1><h1><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匆匆五十载,浓浓故乡情。</font> 每年的10月18号我们都没有忘记这个曰子,特别是2018年10月18号是斛山农场建场五十周年纪念日,我们等了很久,准备了很久,今天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我们好激动好兴奋。早上八点我们的200多位老知靑农友队伍从《碧海云天》大酒店门前浩浩荡荡出发,从农友们的脸上就能看出大家此时此刻的心情,从酒店到农场不过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大家只怪车速太慢,不是车速慢,而是大家想念第二故乡归心似箭。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从红颜到白发,从年轻到暮年,当一切痕迹都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淡薄,当一切记忆拌着年轮的增长慢慢忘却,唯独忘不了的是斛山农场这遍土地,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h1><h1> 多少个日思梦想,脑海浮现一幂幂农场景观,一排排知青宿舍,圆圆的月亮门,炊事班洗菜的池塘,打饭的窗口,吃水的水井,菜班的菜地,林业排的茶山,窑班烧窑时烟雾缭绕,猪班养的大大小小欢蹦乱跳的小猪,鸭班里养的一大群本地的大麻鸭,农业排的层层梯田,大小水库,还有远离场部的谭小湾等等……。这些常唤醒我们的记忆,对那时的知青生活记忆犹新。</h1><h3></h3><h3> </h3> <h1>  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难忘那段刻骨铭心知青生活,我们经历了磨难,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教会我们吃若耐劳的精神,懂得了感恩,是一辈子用不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人生的宝藏积累,知青的名字永远铭记在脑海,伴随一生。知青苦、累、失去、奉献、共和国史册上永远留下知青名字。</h1><h1> 这几张照片是2014年3月14号我们全家一起来到斛山农场,带着孩子们在农场转转,看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讲讲农场建场史,说说我们那时比他们还小,靠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告诉他们我们那段酸甜苦辣的经历。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爸爸妈妈的知青时代,是了不起的一代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让孩子们能传承我们的精神,认真做事,诚实做人。让我们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孩子们也能吃苦努力,才能让我们感到欣慰。</h1><h1> 站在这块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有太多回忆,有太多故事要讲给孩子们。感谢这块土地给我们今后人生道路铺上垫基石。</h1><h3><br></h3> <h1>  1018这天早上送走了农友们,留下我和应珍在酒店结帐,丁建強带一辆车陪同我们,结完帐后一起赶到农场。其他农友们要在8点30分之前要赶到农场,因为我们的摄影师交代,集体大合影照要在9点前完成,如果过9点以后太阳光线太强,会影响照片质量。</h1><h1> 我们的大部队按预定时间出发了,我们三人忙着和酒店交接门卡和所有房间物品让酒店管理人员核对,核对到最后有一位农友门卡忘记交来,这样就没办法和酒店结帐,我们和酒店勾通协商,等我们去农场寻找到门卡后再回来结帐,酒店人员同意我们的意见。这样我和应珍乘坐建强开的车直奔农场,因为我们要赶上照大集体照哟,如果赶不上那就会遗憾终生呀。建强熟车熟路加大油门,我们的车就像离弦的箭,直奔农场。我们很快就到向农场拐弯的路口了,就在路口我们看见欢迎我们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知青朋友情系斛山重返第二故乡》。落款斛山村委会。看到这斛山亲人们的热情欢迎横幅,心里热乎乎的,甜蜜蜜的,我们的眼圈红了,泪水模糊了双眼,这是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感恩的泪水。谢谢斛山的父老乡亲们!谢谢第二故乡的亲人们。谢谢您们!🙏🙏🙏👻👻👻</h1> <h1>  我们的车还没有停稳,就听见筹备组人员大声喊话声,各位农友兄弟姐妹们请往前走,去老炊事班洗菜池塘前面山坡那里集合照大合影留念。请移步向前走,我们三位下车也很快加入喊话中去,我们大声喊,但还是有少数农友步子移不动,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农友离开农场后几十年因为各种原因一次也未来农场,这次回来想找一找自己曾经住的宿舍还在吗?种下的树长高了吗?我们排的农田现种上庄稼没有……等等。有很多牵挂,有很多想知道的,都想亲眼看看。我们再三劝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一步三回头向照相方向走去。在筹备组人员的努力下,喊破了嗓子才把大家集合在照相的地点。准备照200多人的大合影照片了。</h1> <h1>  看!这二位他们是省摄影协会和郑州市摄影协会专业的摄影师。李经建、刘小全二位摄影师辛苦啦!这次农场建场五十周年,是二位摄影师给我们留下很多难忘的美好回忆。特别是200多农友要一起合影,不是谁都能完成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的,刘小全摄影师当初用慧眼实地考察选中了这块场地,事实证明这地方是最佳场地。看看这200多人的合影留念照片,照的多么清晰,我一眼就能找着自己。在这里农友们尽情拍照,各排各班在一起合影留念,每个地方小团体同学们组织一起合影留念,农友们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合影留念,有的拥抱着、有的跳跃着、有的手牵手、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这下可忙坏了二位摄影师,他俩不停的咔嚓咔嚓给大家留下那段难忘的美好的一瞬间。为二位摄影师点赞!您们辛苦啦!谢谢二位摄影师!🙏🙏🙏🌹🌹🌹📹🎥📹🎥</h1> <h1>  这座头上顶着红盖头《斛山知青》纪念碑,好像是要出嫁的大姑娘,含情脉脉,羞羞哒哒坐在这里等待相爱的人,来揭开她的红盖头。</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六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纪念碑揭幕 </font></h1><h1> 我们等待,我们期盼,终于盼来这个庄严时刻。我们的总协调总指挥胡志荣手拿话筒高声激动讲话: </h1><h1><font color="#ed2308"> 农友们:这里是斛山青年队的旧址,是我们曾经共同的家园。从1968年10月~1980年8月10多年间,共有650多名知靑、70多名贫下中农代表和干部老师在这里共同劳动、共同学习,挥洒汗水,艰苦创业。这里在1972年底之前,称斛山农场,72年之后改称斛山青年队,所以,我们说建场50周年或建队50周年都是对的。今天我们在这里立石纪念,庆祝建场50周年,知青石揭幕仪式现在开始。</font></h1><h1> 志荣话音刚落,农友热烈鼓掌响起,欢呼声响起,全场热闹非凡。农友兄弟姐妹们个个喜笑颜开!这尊纪念碑屹立在这里,就像我们65O多名斛山知青和77名老农师傅及带队干部肩并肩,手拉着手站在这里告诉人们,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我们青春年华,为了祖国的需要我们奉献美丽的青春,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br></h1> <h1><font color="#010101"> 知青代表韩炎坤发言</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尊敬的光山县、乡、村各位领导、各位斛山农友、各位来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大家上午好!</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金秋十月,美丽的斛山。稻茬似铺金,云雾仍含翠,苍松频招手,红旗猎猎飘。</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一代斛山知青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来到我们魂牵梦萦的斛山脚下,知青井旁,来到亲手所盖知青排房边。共同回忆,记念我们曾经有过的、终生难忘的知青岁月。</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十七、八岁,我们告别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告别了少年时代。远离了父母、远离了亲人,我们来到这广阔天地,开始了我们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在老农的帮助、教育下,我们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孱弱书生,逐渐成长为战天斗地的一代新农民。</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知青运动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作为亲历者,我们可以自豪地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上山下乡是在特殊年代的为国分忧;</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上山下乡让我们学会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上山下乡让我们学全了无私奉献、懂得珍惜;</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上山下乡让我们奋发进取、知道感恩。</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这些斛山知青精神,让我们终生受益,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作出了成绩,我们无愧于人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知青一代又经历了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我们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祖国百花园中有我们辛勤的汗水!一代知青又是当代社会的稳定器!</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今天,我们青絲染白,从懵懂少年,迎来了夕阳晚霞。五十年后又在这美丽斛山,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相见,激动地心情难以言表。</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今天,在这里。云雾山作证,我们立下“斛山知青”碑并勒石以记,让这石碑永远记住我们曾经历的艰苦岁月,记住我们青春的芳华。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前辈艰苦创业的经历,永远记往前辈创下的斛山知青精神!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最后,我代表与会知青,对斛山党委、政府,斛山、郑湾两委,我的战友魏宗湖给予的无私帮助、热情周到们安排、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同时也感谢会务组数月来的辛劳!</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谢谢大家!</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二O一八年十月十八日</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知青代表万新成发言</font></h1><h3></h3><h1><font color="#ed2308"> 今天是一个令我们难忘的日子,五十年到的今天,在云雾山下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迎来了他的新主人,一群稚气未消的中学生,在这里建立了斛山知青农场。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度过了兴奋与无奈同在,历练与煎熬并行的蹉跎岁月,我首先向第一批来到这片土地上创业的信阳市的哥哥姐姐们表示崇高的敬意。</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在斛山农场续存的十余年间,他的建设是旧貌变新颜,他的发展是前景无限,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批又一批从光山县,白雀园镇,省地调三队,郑州市,铁四局五处的莘莘学子们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是我们用心血和汗水辛勤换来的,在这里我要为曾经在这里努力奋斗过,献出青春年华的近七百名兄弟姐妹们表示敬意!同时向为使我们能够在这个大家庭幸福成长,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生产上指教的党组织,带队干部,贫下中农老师表示真诚的谢意!</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我们应该为曾经奋斗过的青春岁月而骄傲,为曾经为党和国家努力工作而自豪,如今我们这群天真无邪的小青年,虽然已离开或逐渐离开工作岗位,但我们有奋斗的足迹,有无悔的人生,今天我们来凭吊过去,更要珍惜现在,希望兄弟姐妹们要珍惜夕阳好光景,在人生之旅的后半程中,保重身体,加强锻炼,不断学习,发挥余热,活出精彩,使我们晚年生活更加灿烂辉煌!</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难忘1O18,难忘斛山青年农场,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这里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这里是我们永久的惦念。觓山半世缘,农友一生情,最后祝兄弟姐妹们身份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知青代表杨进光发言</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各位知青朋友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筹备组的农友们希望我作为海外知青人的代表说几句话,实在盛情难却,也感到是一份殊荣,就从眼前这块纪念石谈谈自己的感想吧!</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平淡的出奇,“斛山知青”几个简单明了的大字和聊聊数语的碑文记载着一个过往,一个存在,一个曾经的知青家园。可是当我伫立它面前,却有着油然而生的敬仰和遐想。我觉得它就是先后700多名知青,70多名带队干部的的青春年华和血肉灵魂铸就的一群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一个房屋成排,绿树成行场院平整,欣欣向荣的知青家园。我能看到朴素清秀的姑娘,强壮健硕的小伙,满脸沧桑的老农,孜孜不倦的干部。我能看到碧水涟漪的池塘,绿意盎然的沙杨,匠心独具的月门,炊烟飘渺的食堂。还有夜晚小发电机燃亮的熠熠灯火。我能听到悦耳清灵的淙淙流水,欢快动听的鸟语蛙鸣,清灵和美的吹拉弹唱,声震云天的铁牛轰鸣。一幅栩栩如生的知青生活场面就会呈现在眼前。虽然岁月无情,我们曾经的家园已经难觅踪影。可我们依旧难忘。这块石头已经浓缩了我们曾经的青春年华和蹉跎岁月。我想从此后我们又有了新的念想和牵挂,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珍藏和眷恋。</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站在纪念碑前,我们会很自然的回忆我们的知青生活。,追寻云雾山下曾经的足迹,寻觅水田间劳作的身影。可能我们每个人对这段经历感悟不同,认知不同,但我想我们都无法抹去这一段记忆,因为它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因为这段记忆凝聚了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它是艰苦和快乐,追求和奋斗,简约和纯真,互助和爱情谱写的青春交响曲。每每奏起,都会让人心潮澎湃,感慨难平。“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昔日的知识青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今日的知青老人雪霜染鬓,面若晚秋。回味当年,几多感慨,几多忧伤。说不清,道不白的喜怒哀乐,斩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如今,有了更多的时间老友相聚,煮茶品茗,酌酒怀旧。我在想,在这些时光消磨中,我们除了回味我们的付出,和奉献,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有什么所得吗?我觉得有,有一种东西就叫知青精神。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我们的魂魄中,成为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力量。什麽是知青精神?我想有以下几点精髓。</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一是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二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崇高品德;</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三是敬业守责,锐意进取的高尚情操;</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四是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这个精神,在我们走出斛山后,伴随我们在新的旅途上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它是我们人生经历中一笔受益终身的精神财富,是在任何大学里学不到的,也是多长时间都不会自动生成的。它是一种无法用价值单位衡量的无价之宝。由此想起了习近平的一段话,他说在梁家河当知青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奠定了他的世界观基础。让他懂得了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立志以后有机会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我可以说,我们都能从总书记履新后的大手笔中的治国理政中找到我们自身的精神。这是我们要倍加珍惜的。知识青年这个群体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有它的必然性。但他们创造的业绩和留下的精神,就像“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居功至伟,仍将永远激励我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今天,知青人领航掌舵的复兴之船正高扬风帆,破浪前行。我们这代人曾经怀揣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无论历史怎样评价知识青年这种现象,但仅就在上山下乡大潮中涌现出来以知青人为核心的我们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来说,知青也必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名字。知青精神也一定会与时俱进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注入新能量。我们为曾经是它的一员而欣慰,而自豪。</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夕阳晚霞依旧红,秋色堪比春色浓。祝大家吉祥安康,阖家幸福。</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知青代表张新力发言</font><br></h1><h1><font color="#ed2308"> 十月十八日,对于所有参与上山下乡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建场五十周年的时刻,场庆筹备组给予我代表铁四局五处下放到斛山农场的知青发言的机会,深感荣幸。</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于七六年七月二十二到达农场,加上七七届同学共115人。上山下乡是一个艰苦和锻炼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那些知青哥哥和姐姐们,是你们给我们后来者创造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生活环境,创建农场的苦都让你们吃了,从你们下放时的一穷二白到我们下放时整齐的砖瓦房,那蓬蓬勃勃的冬青,那圆圆的月亮门都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我们感谢贫农代表,教给我们掌握犁耧锄耙的技能,育苗插秧的知识。那一千五百多个日夜,见证了我们五处知青的成长,在斛山这片流淌着红军先烈们血液的红色土地上,也渗进了我们的血汗。</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走在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田埂上,我们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些久远的有些模糊的事情仿佛又鲜活起来。半个世纪的沉淀,上山下乡和知识青年的话题也许就翻篇了。但它已浸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灵魂里,永远不会忘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我们看到:斛山的面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相信,当那万亩桃花红艳怒放的时候,当那满塘荷花清香四溢的时候,当那乡里乡亲笑容可掬的时候,斛山一定越来越美。</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谢谢大家!</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font>斛山村支书魏宗宽发言</h1><h1><font color="#ed2308">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知青朋友:</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大家上午好!</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今天是斛山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庆典,也是“斛山知青”丰碑落成揭幕之际,在这个美好的曰子里,我代表斛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体村民,对各位领导,各位知青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50年前您们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告别繁华的都市,来到偏僻的农村,结识了斛山村老农民,脱下皮鞋,卷起裤子,白誓的双腿变成泥腿子,烧砖,建场,犁田,养猪,种菜,插秧,收割。在这特殊的环境里,您们立志扎根农村,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您们经历了多少辛酸,流下多少次委屈的泪水,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您们在接受党的考验,有的走上乡村领导岗位,一个个提干,入党参军,招工,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各个岗位选择了您们,您们和斛山村人民结下不解之缘,五十年来,您们沒有忘记斛山村人民,您们为我们村民做出点点滴滴,我们都铭记在心。</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各位领导,各位知青,难忘的知青岁月,您们把伟大后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斛山青年队——您们的第二故乡。</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五十年奋斗,五十年沧桑,五十年来您们的事业有成,五十年啦!从英俊青年,黄花女子,到两鬓斑白,弹指一挥间,今天滿载秋季丰收的喜悦,又回到您熟悉的第二故乡——斛山青年队,让我再说一声,老领导,知青朋友,我们斛山村人民欢迎您!</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五十年来,这块红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领导,各位知青朋友的关心、关注下,修通了水泥路,实现了亮化、绿化、农业机械化,绿水青山,重修罗冲水库,正打造红色旅游与绿色农家乐后结合,斛山的发展,仍期待各位领导的支持,折求各位领导帮助,让我们携并肩,把绿水青山变战金山银山,把解山寨革命战斗纪念地,解山青年队这美丽的净土,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丽迷人,谢谢各位领导!</font></h1> <h1>  胡志荣宣布:请参加发言的几位一起来共同揭幕。只见几位农友和我们的朋友斛山大队村支书魏宗宽一起揭下《斛山知青》纪念碑的红盖头。露出了纪念碑的真面目。</h1> <h1>  红盖头揭开一瞬间,鞭炮声响起,全场农友掌声欢呼声同时响起,再次把我们揭幕仪式推向又一个新的高潮。</h1><h1> 披在纪念碑上的红丝绸布慢慢滑脱下来,纪念碑上《斛山知青》几个大字印入眼前,顿时眼圈湿润,心潮澎湃,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这里记载着我们的青春岁月,美好的梦想,也记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咸。心中的感受太多,文化水平有限,不知从何说起。下面是我们的农友李全义哥哥的《知靑石赞》说出了我们心里话。</h1><h1><font color="#ed2308"> 《知青石赞》</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作者:李全义</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迎着朝阳,镀上金光万道。</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托起篮天,让滿天彩霞燃烧。</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知青石,象一座擎天玉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横空出世,座落人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宝象祥瑞,大气壮严。</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装点咱农场,今朝更好看!</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她承载着斛山人的深情和希望,</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也记载了我们的欢乐,汗水和辛酸。</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站在石前,不由人热泪盈眶,激情滾滚。</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回顾往事,更使我心潮澎湃,逐浪滔滔!</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过去的故事,在我眼前浮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青春岁月,是我们永远的回忆和骄傲。</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岁月啊!如歌亦如潮。歌声飘过五十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芳华似水不复返。农友心中有所系:念兹在兹唯斛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啊!刻骨铭心的岁月。魂牵梦绕的斛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难忘一九六八年,十月十八那一天。</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告别了父母,亲友和学校。来到这云雾山下,</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开始了知青的生涯。那时节,</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初来乍到万般难,农场尚无房一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满眼荒山风箫瑟,满腹酸甜苦辣咸。</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无奈借住老乡家,女生住在陈染坊,</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男生借住在马洼。老乡纯朴又善良,</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热情关爱城里娃。稻草铺地权作床,</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革命传统咱发扬,每天挑水扫院落,</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村里老少齐夸奖。贫下中农好老师,</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带领我们建新家,修路,盖房,建食堂,</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大王山下把营扎。手打血泡结老茧,</font></h1><h1><font color="#ed2308">腰酸背痛乐哈哈。亲手盖起了红瓦房,</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钟声,歌声响四方。</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曾记得:</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煤油灯下写家信,</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野人冲里学耕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插秧,薅草,喜收获。冲担两头挑金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山变,水变,人亦变,从此人生不怕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任凭世事多坎坷,知青面前无困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离别一晃五十年,今天我又回斛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山川,田野,风依旧不。苍桑已改旧时颜:</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大冲良田变水库,难觅昔日谭小湾。</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原来的食堂和房舍,已变成断壁和残垣。</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当年靓女帅小伙,而今鬓发如银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年近古稀人未老,豪情仍不减当年。</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喜泪笑执老友手,心里话儿说不完。</font></h1><h1><font color="#ed2308">道不尽良辰美景奈何天,看不够水秀山青咱家园。</font></h1><h1><font color="#ed2308">举杯把酒来共勉:人生再博三十年!</font></h1><h1><br></h1><h1> </h1><h3><br></h3> <h1>  《斛山知青》纪念碑揭幕现场,彩旗飘扬,鞭炮齐鸣,农友们欢呼,大家忙着用手机记下这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刻。</h1><h1>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h1> <h1>  这二位专业摄影师比谁都忙,给我们每位农友都留美好的纪念,每张照片都是那么棒棒哒!谢谢二位摄影师!刘小全、李经建、。🙏🙏🙏👍👍👍🌹🌹🌹</h1> <h1>  这是《斛山知青》纪念碑揭幕式时,农友们仔细聆听代表们的讲话。他们几位写的真好,听着,听着,热泪盈眶。</h1> <h1>  农友们围绕着纪念碑,久久不舍得离去,好像和久别重逢的农友们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h1> <h1>  聆听、回忆、激动、感动、感恩。谢谢您们几位代表发自肺腑的发言,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代表我们的心愿。谢谢您们!🙏🙏🙏🙏🙏🙏</h1> <h1>  这是农二排部分农友合影留念,71年下乡来斛山农场就分配到二排,大概待了几个月就到炊事班了,但在二排短短的几个月里,使我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二排哥哥姐姐们对我们刚下乡的一群小学生非常好,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帮助,到现在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终生不忘,谢谢哥哥姐姐们!🙏🙏🙏🙏🙏🙏</h1> <h1>  三排农友合影留念,我也在三排待过,每块田地里留下过我的足迹如汗水👣💦,怎么三排合影留念我就沒有参加呢?留下了终生遗憾!😭😭</h1> <h1>  炊事班的部分老炊们在一起合影留念,在农场几年里,我在炊事班待的时间最长,大概是3年多,还担任过几年事务长呢。</h1><h1> 有了在农场担任事务长的经历,这一辈子和会計结下了缘分,75年12月25号离开了农场,参加工作就安排炊事班担任事务长,后来又调会计室担任会计工作,这一干就一辈子会计了,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位光山县带队干部胡良弼事务长,我们在农场都这样称呼他,当时我在二排,记得我被毒蛇咬伤,回家养好伤后回农场,老事务长找我谈话,让我去炊事班任事务长,和王桂荣姐姐搭档,说他要调回县城去,我说我也不会怎么办,事务长说不会可学呀,看你身体像是泡桐树苗一样(因那时我身体瘦小),农业排活你干不了,我考虑再三就去了炊事班,就这样我什么也不会就稀里糊涂干起事务长。我们的老事务长六十三病故,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经长的想起他,他永远活在我心里。祝愿老事务长在天堂一切安好!🙏🙏🙏🌲🌲🌲</h1> <h1>  这三位姐姐也是老炊哟。两位姐姐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见面感觉格外亲切。</h1> <h1>  自由组合永留回忆。</h1> <h1>  </h1> <h1>  姐妹情深留一张合影。</h1><h3></h3> <h1>  珍贵的纪念,永远的回忆,永久的收藏。</h1> <h1>  我也来个单身照,经常看看《斛山知青》兄弟姐妹们!</h1> <h1>  这些横幅一部分是我们自已制作的,还有些是斛山乡村为欢迎我们知青重回第二故乡,特写欢迎标语横幅庆贺我们回家。看着这些横幅我们心情特别感动,非常感谢第二故乡的亲人们,真有回家的感觉。谢谢您们!🙏🙏🙏🌹🌹🌹</h1> <h3>  同学情农友情一世情!终生难忘。</h3> <h1>  白雀的老同学们相聚一起也是很不容易,我们是同学,又是农友。这次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庆典,大家从全国各地相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一份难忘的情,相处虽短,情谊绵长,往事悠悠,涌上心头,说不完的知心话,聊不完的人生沧桑。人生有几个五十年,同学情谊是不老情。感谢摄影师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的宝贵镜头,永恒的友谊,永远的记忆,愿我们的同学情、农友情长长久久!🙏🙏🙏👨‍👩‍👧‍👦👩‍👩‍👧👩‍👩‍👦👨‍👩‍👦‍👦</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七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文化广场联欢会</font></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斛山知</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青》纪念碑落幕后,我们又受郑湾村的邀请,如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同台演出联欢节目。</span><br></h3><h1> 斛山农场离郑湾村文化广场不远,我们的车很快进入广场附近,大家刚下车就被眼前欢迎队伍吸引住我们眼球,最注吸引力的是11位手拿欢迎牌的小朋友们,这11位小朋友应该在上幼儿园的年龄,大概有四至五岁,一样的个头,整洁漂亮合身的统一服装,每张牌子的字连接一起是:《知青爷爷奶奶我们欢迎您》。而且11位小朋友嘴里齐声并重复的说:《知青爷爷奶奶我们欢迎您》。看见她们伶俐乖巧的面孔,让我们感激,高兴,激动。这些就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长大了就是祖国的栋梁。谢谢你们小朋友们!让我们拥抱你们👻👻👻👻👻👻👻👻👻👻👻🌷🌷🌷🌷🌷🌷🌷🌷🌷🌷🌷</h1><h3><br></h3><h1> </h1><h3></h3> <h1>  看!我们这群爷爷奶奶们情不自禁都围绕过去,和这些生气勃勃的小孙女们一起拥抱,一起合影留念。祝愿天下所有小朋友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长命百岁吉祥如意!🙏🙏🙏👻👻👻</h1> <h1>  这些爷爷爷奶奶们忙着拥抱,忙着摄影,大家轮流着和小孙女们留影。爷爷奶奶们个个喜笑颜开,一直笑的合不拢嘴。</h1> <h1>  联欢会很快就要开始了,斛山乡党委副书记何秀霞代表斛山乡政府讲话:</h1><h1><font color="#ed2308">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知青朋友,女士们,先生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大家上午好。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果实累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述五十年的友情。首先请充许我代表斛山乡的父老乡亲们向曾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辛勤汗水的知青老干部们致以诚至的致意和最真诚的问候。我来斛山乡挂职已经快三年了,也算是新时代的知青。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大家一起重温往日的峥嵘岁月,回忆五十年前的知青生活。那时大家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郑湾村的农场。这里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你们把青春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把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把芳华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你们为郑湾的发展奉献了青春的力量。你们在斛山留下了今生最难忘的岁月,让斛山乡人民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斛山人民永远欢迎你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如今的斛山乡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日新月异,面貌巨变。2018年上半年以来,斛山乡建立了以郑湾村等五个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示范点。这两年每年春天在郑湾村举行的万亩桃花观赏活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大大提升了我们郑湾村的美丽形象。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在道路、饮水基本设施建设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就业率。通过扶志气、扶智慧、扶产业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的网销,实施了多彩田园项目。举办的全乡鲜桃观摩、桃花观赏活动,被央视二套河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产业扶贫成果不仅激发了当地贫困户脱贫的信心,还为打蠃脱贫攻坚战积蓄了丰厚的实力。全乡人民凝集了爱国家,加油干,奔小康的浓厚氛围。让我们骄傲的是,如今的郑湾村人民在脱贪致富的道路上,一路凯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如期高质量的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今天,我们回首往事,昔日风华正茂,如今故人相见,情谊难忘,往事如歌。火热熔炉天地间,严寒酷暑存壮志,让我们珍惜好这份美好的回忆。让青春永驻我们的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欢迎各位老知青朋友常回家看看。</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谢谢大家!</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font></h1> <h1> 斛山郑湾村支书陈有才发言</h1><h1><font color="#ed2308">当年的青年志士,曾经的事业中坚,如今的逸志先贤——原斛山青年队知青朋友们,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大家上午好!首先,</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让我代表郑湾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全村村民向“斛山青年队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庆典”表示最热烈地祝贺!向斛山青年队知青重返“第二故乡”不忘乡愁的赤子情怀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各位领导嘉宾莅临郑湾村参加庆典表示最热烈的欢迎!</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五十年前,红色中国的莘莘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告别繁华都市纷纷奔赴“广阔天地”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形成了前无古人,世界空前的“中国红潮”。就是在那个时候,你们胸怀党的嘱托,共和国的期望,告别母校,告别家人,象一只只矫健的雄鹰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到斛山青年队这个小山村。在云雾山下的小山沟里,你们曾经拓荒造屋、农耕桑田、艰苦磨炼。度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严寒烈日下,你们在农民师傅的带领下,滚一身泥土,铸就了一幅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灵魂;灯光篝火旁,你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陶冶了一腔腔为中华之崛起而拼搏的情操。那时候你们虽然手上老茧磨厚了,但你们的一颗精诚报国之心却更红了。你们,以你们青年人应有的“只争朝夕”的气质,成就了“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壮美诗篇!你们这一代知识青年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铺路基石!你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将永远记住你们,一定会传承好你们心中的五星红旗,让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江山,江山永固!让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如今的郑湾村,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引领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过去那种“麻雀过身不落脚”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现在,郑湾村已被光山县人民政府评为“三星级文明村”。现在全村人民正在拼打“脱贫攻坚战”。郑湾人民有决心,有信心,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郑湾人绝不拖后腿。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当年知识青年给郑湾人带来的“拓荒”精神。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继续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各位知青前辈,“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年,你们把青春献给了郑湾的山山水水。郑湾的山对你们有情,郑湾的水对你们有情,郑湾的父老乡亲对你们更有情!今日过后,望你们再携百侣常回家看看,看看你们曾经生活过的一片热土,看看你们亲近过的郑湾村的山山水水。第二故乡的每一寸土地永远想念着你们,第二故乡的每一位乡亲永远欢迎您们!</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最后我祝愿:祝愿与会的各位领导前程似锦、祝愿各位嘉宾心想事成、祝愿斛山青年队的知青前辈们青春有情红胜火,夕阳无限灿如霞!</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谢谢大家!</font></h1><h1><font color="#ed2308"></font> 斛山乡党委副书记何秀霞,郑湾村支书陈有才上台给我们广大知青讲的话,对我们斛山农场建场五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欢迎我们这群知青们回到第二故乡,对我们过去在农场的战天斗地的精神和成果给与了肯定,希望我们有时间常回来看看,他们的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我们身受感动,我们在现场不知不觉眼圈湿润,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感谢斛山乡政府各级领导和郑湾村陈有才支书及魏宗宽支书!还有我们知青的老朋友以前斛山村老支书魏宗湖!谢谢您们!🙏🙏🙏🙏🙏🙏我们筹备组在筹备农场五十周年庆典时多次来农场办事,给您们增添了很多麻烦,您们给与我们大力支持帮助和热情的款待。我们只能从内心里谢谢您们!我们知青在一起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回到第二故乡不能给乡亲们带来项目和金钱,因为我们不是领导,不是土豪,可我们有一颗真诚的心,送给我们父老乡亲们发自我们内心的美好祝福!祝福!祝福!不论我们在何方何地,永远祝福第二故乡越来越美丽!乡亲们越来越富有!那万亩桃园会带给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祝福您们!🙏🙏🙏🙏🙏🙏👻👻👻👻👻👻</h1> <h1>  这位是我们斛山农场的老知青杨芳娣大姐代表我们全体知青上台发言。</h1><h1><font color="#ed2308">各级领导和农友们: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上午好,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我们曾经学习、接受再教育,摔打、拼搏、劳动学习的第二故乡——斛山。忆往昔,我们回忆斛山的岁月,知青年华。我们展望斛山的发展和变化,来共述战友的情谊和美好的夕阳生活。此刻我站在这里,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千言万语我只能用感谢、感动、激动、希望、祝愿祝福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感谢:为了我们五十年的场庆,斛山党委和政府,斛山和郑湾的村委给了我们许多的支持、帮助,提供了一切便利的条件。特别是斛山的魏宗宽支书,郑湾的陈有财支书,忙前忙后,不辞劳苦来共同商定我们的建场庆典一事。在这里,我代表广大的农友向他们深深的鞠一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动:今天县宣传部,县委办公室、斛山乡党委书记、乡长,郑湾村委给我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他们在百忙中使我们感到温暖。回到了故乡,搭建了沟通的平台,烘托了我们庆典的气氛,使我们久别的儿女回到了家,感到喜悦!感到温馨!我代表农友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心里十分的感动! 激动:来到这里我们看到,听到斛山的发展,斛山的变化。斛山是我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我们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斛山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里的奋斗下,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斛山的今天。过去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山,变成了桃花盛开的地方,将要变成娱乐、休闲的好地方。这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斛山美了,我们的斛山变了,我们回来了,心情特别激动。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希望:我是光山人,我对这里有所了解。斛山的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接力棒的传𠄘一张蓝图画到底。他们的发展思路清晰,他们的远景目标明确。他们抓工作措施非常得力、到位,抓落实具体,成绩非常显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实现脱贫。斛山党委非常重视,在这方面很下功夫,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使脱贫落在实处,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的成绩。斛山确实变了,实现中国梦,实现斛山梦是斛山人民的迫切愿望我们感到非常有希望。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最后祝愿:祝愿斛山我们的第二故乡更加美好,明天更加灿烂辉煌;祝愿斛山人民家庭幸福美満、吉祥如意,生活甜蜜、健康长寿。</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谢谢!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二○一八年十月十日</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杨芳娣姐姐的发言,说出我们知青农友们的心声,为了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庆典,从斛山乡政府、斛山村、郑湾村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在这里我们只有谢谢!祝愿!祝福我们第二故乡的各级领导和亲人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幸福吉祥!祝愿第二故乡亲人们的幸福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font></h1> <h1>  2018年10月18号上午在郑湾联欢时,信阳市史志室主任陈晓玲,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杨光平,光山县史志室主任王家友,斛山乡政府党委书记金作银,斛山乡政府党委副书记何秀霞,斛山乡副乡长李默,各位领导到演出现场看望我们老知青们,他们的到来使我们演出现场蓬荜生辉,他们坐在演出现场后面,不让胡志荣告诉我们大家,怕打扰我们,这么多上级领导,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来看看我们这些老知青,他们没有忘记我们,惦记我们,关心我们。这些领导来看望我们当时我们全体知青并沒有觉察到,事后我们才知道,还有我们的老领导张子贤老书记,在节目现场给斛山乡政府党委书记金作银来电话,并委托他给我们照顾好、安排好。这些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爱戴,让我们心里非常非常感动,这浓浓的乡情和亲情,让我们热泪盈眶,终生不忘。谢谢各位领导们!谢谢第二故乡的亲人们!谢谢您们!🙏🙏🙏🙏🙏🙏👻👻👻👻👻👻</h1> <h1>  这只红色小分队一直活跃在基层一线,给当地村民们表演有教育性的节目,演出时基本用地方方言,通俗易懂,很受当地村民欢迎,演出的队伍基本都是年轻人,精神面貌很好,个个都似专业演员,演出的水准很高,我们大家看的入神,广场上多次响起热烈鼓掌。</h1><h1> 谢谢您们给我们带来欢乐,看后也增长知识,长了见识,了解到地方的风土人情。</h1><h1> </h1> <h1>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表演了巜中华孝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孝”道文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熠熠生辉,引导着我们走向文明。</h1><h1>  孝道是中华文化中倡导的道德行为,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人伦关系的基石,是华人不同信仰的共同点,是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纽带,对于中华“孝”道文化,我感到自豪而骄傲。小朋友们虽然年龄小,但表演节目特别认真可爱,动作整齐,步调一致,节目表演的非常精彩,表演整个过程掌声不断,让人佩服,他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未来后接斑人。👍👍👍👍</h1> <h1>  我们也与红色小分队同台演出了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几个节目,大家欢聚一堂莺歌燕舞,不同凡响的一台联欢会。大家无所畏惧尽情放声歌唱,我们回到第二故乡和当年一样熟悉,真是见到亲人格外亲。</h1> <h1>  我们白雀农友们(又是同学们)把光山小调《十二月报花名》送上联欢会舞台。我们本是故乡人,农场建场五十周年我们又回到本土上,又献上自己故乡的歌,别有一番风味,唱起来抑扬顿挫,好像又回到年轻时候,那段岁月,那段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永恒记忆,铭刻在心。</h1><h1> 联欢会最后一个压轴节目是我们农场《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李长荣导演和刘洁玲导演号召全场人员全体起立,共同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在台上看到这个场景,特别兴奋,跳起这只舞更带径,这首歌,这个舞蹈把整场联欢会再次推向高潮。</h1><h1>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花儿离不开阳…………。</h1> <h1><font color="#ed2308">   1: 梦回故乡,情糸斛山。</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2: 游子千里梦,依依斛山情。</font></h1><h1> 在联欢会演出当中斛山郑湾村陈有才支书请来绘画大师在舞台上泼墨挥毫写下:《梦回故乡,情系斛山。》</h1><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的王勋业老师委托胡志荣从郑州带去他亲手写下:</font>《游子千里梦,依依斛山情》送给斛山郑湾村党支部及第二故乡各位亲人们。</h1><h1><font color="#010101"> 这两副字画说出我们的心声,知我们知青者,莫属我们故乡人。深深的鞠躬!谢谢知音。🙏🙏🙏🙏🙏🙏⛄️⛄️⛄️⛄️⛄️⛄️</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欢迎知青回家</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梦回故乡,情系斛山》</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和斛山郑湾村村支书合影留念!</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和绘画大师给我们知青亲手提字《梦回 乡,情系斛山》合影留念!</font></h1> <h1>  联欢会双方演出节目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农友们赞不绝口,掌声不断,在台下观赏节目的不光是老知青们,还有当地村民们,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大家欢聚一堂好享受哟。</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八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农场午餐</font></h1><h1> 联欢会大概十二点左右结束,我们要开饭了,这顿饭沒有去饭店,更没有去大酒店,我们就在斛山农场找当地厨师在现场为我们支起大铁锅,搭起大帐篷,摆放上桌椅板凳,我们二百多名知青农友们自由拼桌坐下,来体验当年在农场吃大锅饭的感受。</h1><h1> 开饭了!在红色的大帐篷里摆放着三十张桌子,我们的老知青们和来的朋友们200多人同时开饭,来品尝今天斛山乡村的地方美食。</h1><h1> 热情的志愿者们身穿印有志愿者橘黄色马夹,穿梭来往在我们30张吃饭桌周围,为我们送上第二故乡的地道美味佳肴,他们是郑湾大队组识的志愿者们。郑湾大队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们:我们全体斛山老知青们在这里向您们敬礼!谢谢您们!大家辛苦啦!🙏🙏🙏🙏🙏🙏</h1><h1> 大家有说有笑,这气分如当年在农场食堂大厅吃饭的感觉差不多,但现在这条件可比那时好的太多了,那时食堂大厅吃饭没有桌椅,大家把盛饭的碗托在手上,盛菜的碗放在地上,就这样我们也吃的很香,吃的很开心。</h1><h3><br></h3><h3><br></h3> <h1>  想起那段艰苦日子,真是终生难忘,平时我们很少吃肉,到过大的节日才能吃上肉,如:过年、过灯节、五月端午节、十月一日国庆节,元旦节。猪是自己农场养的,逢年过节会杀一头猪,由于人多,杀一头猪农场只能吃一顿带肉的菜,那时我在炊事班,记得用猪肉烧萝卜,萝卜多肉块少,当时有农友形容猪肉少这样说:猪钻进萝卜地里了。</h1><h1> 那时我们吃的蔬菜几呼都是农场自已种的(那时农场有个菜班),平时吃的最多的菜是大白菜、白萝卜、南瓜、到秋天白菜大丰收,把白菜撒上盐放在用水泥砌的大池子里,百菜腌制时不洗(怕洗后凉不干有生水菜会坏掉),吃的时候再洗。每年冬天新鲜蔬菜很少,大多时候都吃腌制的大白菜(咸菜),能吃顿新鲜蔬菜也是来自不易。</h1><h1> 虽然说那时的生活很苦,但磨练了我们意志,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的毅力,为今后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坚强。</h1><h1> 这顿聚餐大概下午两点多吃完饭,有的农友们又回到农场旧地重游,远道而来的农友们要告别农场,告别农友兄弟姐妹们,要踏上归家的旅途,临走时依依不舍的动人场景,热泪盈眶的画面,相见时难别亦难,那些永运忘却不了的模样,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再见了第二故乡,再见了故乡的亲人们,再见了农友兄弟姐妹们!有缘有机会我们会在此相见,祝愿农友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如意吉祥!🎄🎄🌹🌹🌴🌴🌹🌹🌲🌲🌹🌹🌳🌳</h1><h1> </h1> <h1><font color="#ed2308"> 第九篇</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手捧谷粒感謝党</font></h1><h1> 这位是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井艳红老师,这首歌是我们斛山农场之歌,胡志荣请她为我们唱了这首歌。</h1><h1> 《手捧谷粒感谢党》女高音独唱。井艳红老师自已为我们录制演唱这首歌。</h1><h1> 她获得了很多的音乐奖,去年春节在香港获得青年歌手一等奖。</h1><h1> 听!声如银铃,清脆悠扬,娓娓动听。我就用这首歌来结束我的美篇。</h1><h1> 谢謝大家阅览!</h1><h1> 饶知学</h1><h1> 2019年10月18号</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