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长空——纪念空军航空兵二十四师空空导弹维护中队成立五十周年(视频)

空六军战友网,付根利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金秋时节,2019年10月18日,原空24师导弹中队(2号中队)退役老战友及军嫂70余人,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曾经生活战斗的遵化机场,参加空24师导弹中队成立50周年联谊聚会,八十高龄的第一任副中队长彭高懋特意从加拿大赶回参加聚会,重温军旅生涯、共叙战友深情。空24师导弹中队成立于1969年,此次聚会正值中队成立五十周年,更增加了聚会的意义。聚会期间老战友们参观了新营区,受到现役官兵的热烈欢迎,新老战友座谈追忆峥嵘岁月,共话新时期部队建设。</p><p>&nbsp; &nbsp; &nbsp; &nbsp; 组委会制作的本视频,记录了活动的全过程。</p></font></h3> <p>&nbsp; &nbsp; &nbsp;(视频比较长,只能借助公共视频网络平台优酷发布。广告是优酷平台加的。特此说明。)</p><p><br></p><p><br></p><p><br></p>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空军航空兵原第二十四师</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空空导弹维护中队简介</b></h1><br>&nbsp; &nbsp; &nbsp; 燕山南麓,长城脚下,驻守着一支英雄部队,她就是在军内外赫赫有名的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四师。<br>&nbsp; &nbsp; &nbsp; 这是一支组建之初就出动战机对敌阵地实施轰炸,配合兄弟部队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的部队。<br>&nbsp; &nbsp; &nbsp; 这是一支在东南沿海的防空作战中多次击落美制蒋机,涌现出李纯光、王文礼为代表的英雄群体的部队。<br>&nbsp; &nbsp; &nbsp; 这是一支走出了两位空军司令员和两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的部队。<br>&nbsp; &nbsp; &nbsp;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形势高度紧张。中央军委将这支部队从南方调来,配置于京津唐一带,拱卫京师,扼守首都东大门。<br>&nbsp; &nbsp; &nbsp; &nbsp;鹰击长空,剑舞苍穹,在这支英雄的部队里,有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她就是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四师空空导弹维护中队。<br>&nbsp; &nbsp; &nbsp; 1969年9月,中队成立于河北故城机场,1970年1月随师部调防遵化机场,最初人员配备只有7人,他们是:张富道、彭高懋、李荣玺、苗金英、张定权、李佑清、王全德。随后陆续调入了邢以山、郑钟杰、吕廷荣、黄汉雄、陈明最、林瑞粦。这些人都是从全师数个机务中队抽调的思想、技术过硬的骨干,成为导弹中队成长的奠基者。<br>&nbsp; &nbsp; &nbsp; &nbsp;1970年,中队接收第一批新兵,之后逐年配备至满编满员。中队为连级建制,由中队长、指导员、副中队长组成中队部,下辖军械分队和无线电分队。<br>&nbsp; &nbsp; &nbsp; &nbsp;1993年11月,因师部迁往天津杨村,导弹中队由师直属机关管辖交遵化场站代管。<br>&nbsp; &nbsp; &nbsp; &nbsp;1994年,划归航空兵70团建制。<br>&nbsp; &nbsp; &nbsp; &nbsp;2000年10月,转隶于空军遵化场站。<br>&nbsp; &nbsp; &nbsp; &nbsp;2013年,中队由华山下面老营区迁址于机场停机坪附近,更利于外场保障。<br>&nbsp; &nbsp; &nbsp; &nbsp;2017年4月18日,空军航空兵二十四师撤销建制,空空导弹维护中队归属空军航空兵第七十旅,隶属关系再次发生变化,自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br>&nbsp; &nbsp; &nbsp; &nbsp;50年来,由仅装备PL-2号导弹到现今同时具有多类型高精尖弹药,中队的装备、编制和人员素质,正不断适应新时代改革强军要求。这是几代导弹中队人接力筑梦的结果。<br>数十年来,一届又一届中队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围绕全面建设过硬连队、提升维护保障能力、让空空导弹这把空中利剑更加锋利的目标开展工作,带领全体人员团结奋斗,努力拼搏,成果丰硕。<h3></h3><h3><br>&nbsp; &nbsp;<b> &nbsp; &nbsp;一、艰苦奋斗,增强意志,改变环境</b></h3><h3><b><br></b>&nbsp; &nbsp; &nbsp; &nbsp;建队之初,条件简陋,环境艰苦。<br>&nbsp; &nbsp; &nbsp; &nbsp;1971年4月前,中队没配炊事员更无炊事班。两个分队轮流派人做饭,炊事艰难伙食不鲜。之后先后配了两名专职炊事员,才逐渐好转。<br>&nbsp; &nbsp; &nbsp; &nbsp;中队与遵化场站军械股同驻一个营区,许多设施都是共用。共用水井质量不高,雨天井水浑浊无法使用,旱季枯竭无水可用。任何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中队用废弃的飞机副油箱改造成一个储水箱,用平板车拉着储水箱到3华里外的牛门口机井取水。水箱只是暂时解决吃水问题,洗澡问题它无能为力,要步行十多华里到师部中营区解决。<br>&nbsp; &nbsp; &nbsp; &nbsp;共用的洞库夏天潮湿,基本不宜停放各种设备车辆和导弹,维护工作也不能在洞库内展开。每个工作日,车辆设备都要挪出挪进,很是麻烦。<br>&nbsp; &nbsp; &nbsp; &nbsp;l97l年,中队在洞库口西侧的山坡处开挖平整,建起了简易工作房,免除了设备进出洞库的麻烦,也使值班导弹的存放环境有所改善。<br>&nbsp; &nbsp; &nbsp; &nbsp;初期,住房也比较拥挤。中队三位领导共住的一小间宿舍就是中队部,两个分队所住稍大些的房间分别挤下十多人,而且还是会议室、活动室。有的家属临时来队探亲,还得找军械股借房。更是没有文化室或乒乓球室,共用的篮球场是不够平整的土地面,雨后积水多时不能打球。大家就用沙石改造球场并铺设营区路面,使之焕然一新。<br>&nbsp; &nbsp; &nbsp; &nbsp;1983-1984年,按制式标准修建了导弹工作房。为了冬天给导弹工作房供暖,打了机井,建了锅炉房及洗澡池,宿舍由煤炭取暖改为水暖。之后,又建起了宿舍楼,添置了文体设施和器材,建立了文化娱乐室和电脑计算机室。工作生活环境条件大为改观。</h3><h3><br>&nbsp; &nbsp; &nbsp; &nbsp;<b>二、严格训练,提升战力,为强盛空军砥砺前行</b></h3><h3><b><br></b>&nbsp; &nbsp; &nbsp; &nbsp;通过严格训练,培养政治强、作风硬、技术精的战斗集体,以适应空军高速发展的需要。<br>&nbsp; &nbsp; &nbsp; &nbsp;首先是重视技术理论培训。建队时的7人全部到十一航校接受了专业培训,成为中队发展壮大的种子。197l年,中队组建后一次性补充了十一名新兵,在师教导队学习基础理论后,又送到航校接受专业培训。后来其中6人提干,2人先后成为中队军事主官。1974-1975年,分两批人员到空军工程学院进行系统学习,l977-1978年,分两期到北空机务教导队对1976-1977年入伍的战士进行专业培训。全国恢复高考后,中队先后有多名干部战士经过部队统考进入军队大学。199O年,中队一次性组织20多人赴空军工程学院接受改装培训,顺利实现了由PL-2到PL-5导弹的任务转换。<br>&nbsp; &nbsp; &nbsp; &nbsp;中队还注重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传授技术。如,充分利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来我师改装飞机加装导弹系统的机会,中队组织相关人员全程参加,虚心请教,学习平时学不到的实用知识。再如,不但派人到汽车连学习驾驶技术,还请汽车修理所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中队传授油机的维修技术。<br>&nbsp; &nbsp; &nbsp; &nbsp;再是常年组织岗位练兵,打造过硬的技术队伍。除了结合日常维护练习基本功之外,还采用生动的练习方式增强学习训练的兴趣和效果。一是搞好传帮带,干部带战士,老兵带新兵,还互结对子,互相交流,积极互动。二是预设故障 ,针对现象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加以排除。三是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技术革新,提高技能和工作效率。这样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效果扎实。四是常用的技术动作反复练,力求准确迅速,并通过分组对抗赛、赛后讲评总结,主动研究提高。五是不断进行战备演练,形成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预设情况,迅速展开设备,用最短的时间将导弹测试对接完毕,准时处于待命状态。每年组织常规轻武器射击和投掷手榴弹训练,还进行过火箭弹和自制炸药包打坦克训练,用机枪封锁公路和抢占山头高地演习。积极参加全师组织的野营拉练,进行强行军、夜行军,野外防空和野外生存训练。至于出早操队列训练和内务秩序整理,则是培养军人作风每日必做的功课。</h3><h3><br>&nbsp; &nbsp; &nbsp; <b>&nbsp; 三 、胸怀大局,不辱使命,出色完成有关重大任务</b></h3><h3><br>&nbsp; &nbsp; &nbsp;(一)军事方面<br>&nbsp; &nbsp; &nbsp; &nbsp;1.除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和定期维护、飞行训练、战斗值班和战备保障工作外,还超常完成了许多有关的重要工作。<br>协同工厂技术人员先后在我师6架歼六Ⅲ型飞机上加装PL-2导弹发射系统,经试飞打靶均取得成功。这为之后空军大规模改装该型飞机积累了经验,为提升空军整体战力作出了贡献。<br>&nbsp; &nbsp; &nbsp; &nbsp; PL-5号装备我师后,为适应实弹打靶需要,尽快形成战力,中队在尚未配发该型教练弹的情况下,就采用了战斗弹训练,但存在一定安全隐忧,师长要求导弹中队拿出解决办法。经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实施了四项安全措施,妥善消除了隐患,保证了飞行安全,抢占了训练先机。该年十一月,我师参加基地实弹打靶,取得十发十中的优异成绩。担任技术保障任务的我中队人员,受到总参副总参谋长接见。<br>&nbsp; &nbsp; &nbsp; &nbsp;1996年,我师72团成立导弹中队,7O团导弹中队为其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随后又被抽调一部分人员到该中队充实技术力量。这样,7O团导弹中队就孵化出了一个72团导弹中队。<br>&nbsp; &nbsp; &nbsp; &nbsp; 2.积极参与有关导弹的科研、教学及教练培训。<br>&nbsp; &nbsp; &nbsp; &nbsp; l972-1973年初,派出人员代表使用单位与科研、生产单位组成三结合小组,参与PL-5号导弹科研定型打靶试验。&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977-1978年,先后派军械分队长和无线电师,赴北空机务教导队,参与两期对北空所属导弹中队新兵的专业技术培训。此后,北空成立机务训练团,中队先后有三人调往训练团任职教员。</h3><h3>&nbsp; &nbsp; &nbsp; &nbsp; 1981年前后,中队为空17师、34师、38师共40多人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专业培训。这些都为后来空空导弹队伍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br>&nbsp; &nbsp; &nbsp; &nbsp; 3.中队在遵化机场战备工程建设上也尽有挥汗之力,作为不俗。<br>&nbsp; &nbsp; &nbsp; &nbsp; 七十年代初,我师用几年时间开挖山体防空洞,北空曾在这些工地上召开军区空军观摩现场会,给予高度评价。中队一名干部曾在这些山洞施工中担任过较长时间的施工队长,功不可没。1986-1987年间,遵化机场的重大扩建工程,师党委确定组成以导弹中队为主体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施工历时17个月,在工程大、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艰苦奋战,连续作业,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安全节俭的如期完成了任务,受到好评。</h3><h3><br>&nbsp; &nbsp; &nbsp; (二)发扬光荣传统,拥政爱民,抢险救灾。<br>&nbsp; &nbsp; &nbsp; &nbsp;1.拥政爱民,积极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br>&nbsp; &nbsp; &nbsp; &nbsp;几十年来,中队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抓好军民共建,搞好军民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如,根据形势需要,派人员到附近农村开展支农工作,坚持经常深入军民共建单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忙时节,经常开展助民劳动。<br>&nbsp; &nbsp; &nbsp; &nbsp;2.紧急关头,危难时刻,勇担抗震救灾险重任务。<br>&nbsp; &nbsp; &nbsp; &nbsp;1976年7月28日凌晨 ,驻地附近唐山市发生罕见的8·3级强烈地震,市区房倒屋塌遍地废墟,人口伤亡过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br>&nbsp; &nbsp; &nbsp; &nbsp;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部队党委紧急动员抗震救灾。<br>&nbsp; &nbsp; &nbsp; &nbsp;中队立即在中营区搭起野战导弹维护工作帐篷,供师卫生队接纳救治从灾区运送来的伤员,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br>随即,中队就投入到从废墟中搜救人员,抢救物资,搭地震棚,拆危险房等抢险救灾的系列斗争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充分体现人民军队为人民,危难时刻显身手,争分夺秒,忘我奋战的可贵品质,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中队朱武同志,由于事迹突出,被上级授予奖励,荣立二等功一次,成为学习的榜样。</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b>四、开展多项活动,丰富精神物质生活,激情燃烧岁月红</b></h3><h3><b><br></b>&nbsp; &nbsp; &nbsp; &nbsp; 一是注重学习教育。经常按上级要求组织时事政策,方针路线,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用先进思想武装人,用英雄事迹激励人。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丰富大家的内心世界。中队人员中学习兴趣浓厚的,自动组织学习小组,坚持每天业余时间学习一小时。这样,既收获了知识,又培养了热爱学习、坚持学习的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br>&nbsp; &nbsp; &nbsp; &nbsp; 二是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经常组织球类、棋类、扑克等活动,组织登山、长跑,开展象征性长跑竞赛。学唱革命及军旅歌曲和戏曲,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晚会,使连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br>&nbsp; &nbsp; &nbsp; &nbsp; 三是倡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采用结帮学对子,经常开展谈心,向组织汇报思想等活动,让组织及时掌握大家的思想现状,化解思想问题,使大家心情舒畅,意气风发,斗志昂扬。<br>&nbsp; &nbsp; &nbsp; &nbsp; 四是开展农副业生产,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质量。利用山坡地种植玉米、花生、地瓜,利用营房旁边土地种菜、养猪。在地勤灶基础上,使伙食提升档次,做到了除节庆日之外 ,还每周都有一次会餐。</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b>五、长江后浪推前浪,光荣绽放铸辉煌</b></h3><h3><b><br></b>&nbsp; &nbsp; &nbsp; 一是顺利实现多次任务转换,使空空导弹这柄空中利剑越来越锋利。无论是杀伤距离、杀伤精度、杀伤威力,空空导弹一代更比一代强。战斗力的生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做好本环节的工作,这就是导弹中队人对人民空军建设所作的贡献。<br>&nbsp; &nbsp; &nbsp; &nbsp;二是造就了一批批人才。导弹中队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战斗集体,同时是一个熔炉一所学校。几十年来,一茬一茬社会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个特殊集体尽义务履职责报效祖国。经过实践磨炼,丰富了人生,成就了自我,养成了好的作风,学到了实用本领。他们有的走上了部队各级领导岗位,继续为部队建设奉献才华。仅八十年代以前入伍,从我中队走出提升到团职级别的就十多名。这对一个小连队来说,确属人才不菲。而多数走向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发挥着骨干作用。这是导弹中队贡献给祖国群星闪耀的宝贵财富。<br>&nbsp; &nbsp; &nbsp; &nbsp; 三是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成果。1979年10月至1980年10月,时任中队长的贾永利和军械分队长的赖树鹏在天津第四航校编写《PL-2DM2》教科书,经空军航空工程部、西安航空工程学院审核出版。北京空军教导队(后改为北京空军训练基地)将其作为新兵训练教材。<br>&nbsp; &nbsp; &nbsp; &nbsp;军械师黄学德1980年编写了《内燃机故障理论分析》一书,成为北京空军训练基地培训学员的教材。<br>&nbsp; &nbsp; &nbsp; &nbsp;1984年,无线电师沈建明在《中国空军航空杂志》上发表了关于PL-2号导弹测试的文章。<br>&nbsp; &nbsp; &nbsp; &nbsp;四是在各项竞赛中获得了良好成绩。<br>&nbsp; &nbsp; &nbsp; &nbsp;1977年,黄学德在空军工程学院学习期间,以11.7秒的成绩打破该院100米短跑记录,并同时获得男子100米、200米、400米三项冠军。<br>&nbsp; &nbsp; &nbsp; &nbsp;1984年,王文周在师直属队举办的3000米长跑比赛中获冠军,本中队周志山获第三名。<br>&nbsp; &nbsp; &nbsp; &nbsp; 1988年,由王文周参加的师直代表队在全师组织的三大条令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br>&nbsp; &nbsp; &nbsp; &nbsp; 五是单位和个人多次受到上级表彰。<br>&nbsp; &nbsp; &nbsp; &nbsp;1976年,因抗震救灾成绩突出,在教导队任分队长的朱武荣立个人二等功。二十四师“荣誉室”记载着他的先进事迹。<br>&nbsp; &nbsp; &nbsp; &nbsp;1987年,中队长王文周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这是导弹中队历史上第一个荣立个人三等功的军事主官。<br>&nbsp; &nbsp; &nbsp; &nbsp;1999年以来,中队获得的荣誉:<br>&nbsp; &nbsp; &nbsp; &nbsp;1999年 师 先进机务中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00年 师 机务先进专业分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01年 站 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2003年 站 百日安全竞赛优胜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2004年 师 先进基层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2006年 站 百日安全竞赛第二名<br>&nbsp; &nbsp; &nbsp; &nbsp;2008年 师 计划生育先进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2009年 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br>&nbsp; &nbsp; &nbsp; &nbsp;2010年 站 条令法规知识竞赛第一名<br>&nbsp; &nbsp; &nbsp; &nbsp;2010年 师 基层建设先进连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13年 师 基层建设先进连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14年 站 飞行保障先进连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15年 师 基层建设先进连队。<br>&nbsp; &nbsp; &nbsp; &nbsp;2016年 站 后勤厨艺比武一等奖。<br><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结束语:<br>&nbsp; &nbsp; &nbsp; &nbsp; 遵化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导弹中队是我们温馨的大家庭。<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是我们的生命驿站,<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是我们的人生拐点,<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记录着我们的奉献,<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存放着我们的青春。<br>&nbsp; &nbsp; &nbsp; &nbsp; 岁月悠悠,思念悠悠,永远永久!<br>&nbsp; &nbsp; &nbsp; &nbsp; 谨以此文向纪念中队成立5O周年庆典献礼!<br></h3><h3><br></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队编成<b></b></h1>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WOz7BQjiYf54FQ71xjEB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 空军新闻对这次活动的报道:《老兵回营,讲述那50年前的峥嵘岁月》</a> <a href="https://www.meipian9.cn/2h9krhix?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12311180&from=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share_from=self&share_user_mpuuid=d77b02a49130fe7dc60ec8448d352d7b&user_id=12311180&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utm_source=group_singlemessage&uuid=deb8f80405ea8436a5c24c0d09ae0026"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袁亚维详细报道这次活动:《追青春岁月 忆军旅生涯--空24师导弹中队(2号中队)五十年庆联谊会》</a> <a href="http://www.k6j.cn/history/index_20191029.asp"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空六军战友网</a>